首页 >> 速报 > 学识问答 >

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

2025-09-24 11:10:47

问题描述:

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,快急死了,求给个正确答案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4 11:10:47

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】寓言是一种通过简短的故事传达深刻道理的文学形式,常以拟人化或象征性的方式表达人生哲理。《寓言四则》是古代经典寓言故事的集合,内容生动、寓意深远,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。以下为四则寓言的原文与翻译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
一、《守株待兔》

原文:

宋人有耕者,田中有株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因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。兔不可复得,而身为宋国笑。

翻译:

有个宋国人,他在田里耕作时,发现一棵树桩被一只兔子撞断了脖子,死了。他于是放下农具,守在树桩旁,希望再得到一只兔子。结果兔子没有再来,他自己却被宋国人笑话。

寓意:

不要幻想不劳而获,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果。

二、《刻舟求剑》

原文:

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

翻译:

有个楚国人过江时,他的剑掉进了水里,他急忙在船边刻了个记号,说:“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等船停下来后,他按照记号跳进水里找剑。但船已经走了,剑却没动,这样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?

寓意:

做事要灵活变通,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方法。

三、《狐假虎威》

原文:

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“子无敢食我也!天帝使我长百兽,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。”虎不悟,以为真,遂与之俱。兽见之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畏狐也。

翻译:

老虎想找百兽来吃,抓到了狐狸。狐狸说:“你不敢吃我!天帝让我做百兽的首领,你现在吃我,就是违背天帝的命令。”老虎没明白,以为是真的,就和狐狸一起走。动物们看到它们都逃跑了。老虎不知道,其实是它们怕自己,而不是怕狐狸。

寓意:

不要依靠别人的势力来吓唬别人,真正的力量来自自身。

四、《井底之蛙》

原文:

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

翻译:

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,是因为它受空间限制;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雪,是因为它受时间限制;见识浅薄的人不能和他谈论大道,是因为他受教育的束缚。

寓意:

人的见识受环境、时间和知识的限制,要不断学习,开阔眼界。

总结表格

寓言名称 原文摘录 翻译摘要 寓意说明
守株待兔 “因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。” 放下农具守着树桩,希望能再得到兔子。 不劳而获终将失败
刻舟求剑 “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 船已经走了,剑却没动,这样找剑很荒谬。 要随机应变,不能墨守成规
狐假虎威 “兽见之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畏狐也。” 动物看到它们都逃跑,老虎却不知道是怕自己而不是狐狸。 不要依赖他人权威来威慑他人
井底之蛙 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 井里的青蛙不能谈海,因为它被空间所限。 扩展视野,突破认知局限

以上四则寓言,虽出自古代,但其蕴含的道理在今天依然适用。通过阅读这些故事,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理解能力,还能从中获得生活的智慧和启发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