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连篇累牍的意思】“连篇累牍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文章或言论内容繁多、篇幅冗长,甚至显得啰嗦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数量上的多,而非质量上的优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连篇累牍”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,表示内容重复、缺乏重点,容易让人感到厌烦。
以下是对“连篇累牍”的详细解析与总结: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连篇累牍 |
拼音 | lián piān lěi dú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连篇累牍,不能尽言。” |
释义 | 形容文章或话语内容繁多,篇幅很长,多用于贬义,指内容重复、啰嗦、缺乏重点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来批评文章、报告、演讲等过于冗长。 |
近义词 | 咬文嚼字、堆砌辞藻、废话连篇 |
反义词 | 简明扼要、言简意赅、提纲挈领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文章评论 | 他这篇论文写得连篇累牍,读起来令人乏味。 |
会议发言 | 领导的讲话连篇累牍,没有重点,大家听得昏昏欲睡。 |
报告撰写 | 由于信息量大,这份报告写得有些连篇累牍。 |
学术写作 | 有些学术文章为了凑字数,常常出现连篇累牍的现象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语气问题:该成语通常带有负面色彩,不宜用于褒义场合。
2. 适用对象:主要适用于文字材料、演讲、报告等书面或口头表达形式。
3. 避免滥用:虽然“连篇累牍”可以准确描述冗长的内容,但过度使用会显得语言贫乏。
四、总结
“连篇累牍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内容过多、结构松散、重点不突出的文章或言论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合理使用该成语有助于更精准地表达对内容质量的看法。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语境,避免因误用而造成理解偏差。
通过了解其含义、用法及使用场景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技巧,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