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久假不归是什么意思】“久假不归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长时间借用他人物品或职位后,没有按时归还或返回的情况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,如工作、学习、公务等,强调的是对时间的拖延和责任的不负责任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久假不归 |
拼音 | jiǔ jiǎ bù guī |
出处 |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而不知救,则是无血气者也;若夫不仁人,则其视人之饥寒,若己之饥寒也。”(注:虽非直接出处,但“假”字在此语境中常被引申为“借”) |
含义 | 长时间借用他人东西或职位而不归还或返回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尤其在行政、教育、职场等正式场合 |
近义词 | 借而不还、久借不还、长期占用 |
反义词 | 及时归还、按时返岗、迅速归还 |
二、常见使用场景
场景 | 说明 |
工作岗位 | 指员工长期请假不归,影响工作进度 |
学校管理 | 学生长期未返校,可能涉及休学或退学 |
公务借用 | 公务人员借用设备或文件,逾期未归还 |
个人物品 | 借用他人物品,长期不还,造成困扰 |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久假不归”虽然带有批评意味,但在实际使用中需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误解。
- 在正式场合中,应尽量避免使用该成语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尴尬。
- 如果是日常交流,建议使用更通俗的说法,如“一直没还”、“很久没回来”等。
四、总结
“久假不归”是一个具有较强书面色彩的成语,主要用于描述因长期借用而不归还的行为。它不仅体现了对他人财物或职责的不负责任,也反映了行为人的拖延与不守信用。在现代职场和生活中,及时归还、按时返岗是基本的诚信体现,避免因“久假不归”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或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