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摩拳擦掌什么意思】“摩拳擦掌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准备做某件事之前,表现出非常积极、兴奋、跃跃欲试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行动前的紧张与期待情绪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摩拳擦掌 |
拼音 | mó quán cā zhǎng |
出处 | 《水浒传》:“众人都道:‘好个英雄!’李逵听了,便摩拳擦掌,要和他斗。” |
含义 | 形容人准备做某事时,表现出非常积极、兴奋、跃跃欲试的样子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,表示一种强烈的行动意愿或期待心理。 |
近义词 | 跃跃欲试、迫不及待、蓄势待发 |
反义词 | 原地踏步、无动于衷、冷眼旁观 |
二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举例 |
工作准备 | “大家摩拳擦掌,准备迎接新项目的挑战。” |
学习考试 | “同学们摩拳擦掌,准备在期末考试中大展身手。” |
竞赛活动 | “运动员们摩拳擦掌,希望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。” |
个人目标 | “他摩拳擦掌,准备创业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” |
三、常见误区
1. 误用场合:该成语多用于积极准备的情境,不宜用于消极或被动的状态。
2. 搭配不当:如“摩拳擦掌地等待”是正确的,但“摩拳擦掌地失败”则不符合语义。
四、总结
“摩拳擦掌”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,用来表达人们在行动前的激动和期待。它不仅可用于描述个人状态,也常用于团队或集体的准备阶段。正确使用这个成语,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、贴切。
如果你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需要表达一种“跃跃欲试”的情绪,不妨试试“摩拳擦掌”这个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