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兴尽晚回舟的兴尽是什么意思】“兴尽晚回舟”出自宋代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:“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”其中“兴尽”是整句的关键所在,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全词的情感与意境。
一、
“兴尽”意为“兴致已尽”或“玩乐到极致”。在诗句中,“兴尽”指的是游玩、饮酒、赏景等带来的愉悦情绪已经达到顶点,无法再继续享受。因此,诗人选择在天色已晚时返回,避免过度沉迷于美景之中。
“兴尽晚回舟”整体意思是:当玩得尽兴后,天色已晚,才乘舟返回。这不仅描绘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,也透露出一种随性、洒脱的生活态度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 情感色彩 |
兴尽 | 兴致已尽;玩乐到极致 |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 | 表示情感的满足与结束 | 愉悦、满足、略带惆怅 |
晚回舟 | 天色已晚才返回舟中 |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 | 描述时间与行为 | 安静、从容、略带遗憾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兴尽晚回舟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古人讲究“游而不倦”,但“兴尽”则意味着知足而止,不贪恋过度。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较为常见,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、顺应自然的精神境界。
同时,“兴尽”也可以引申为人生中的某种阶段或状态。比如在事业、情感、兴趣等方面,当达到一个高峰后,选择适时收手,也是一种智慧。
四、结语
“兴尽晚回舟”的“兴尽”并非消极的结束,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体悟。它告诉我们,在尽情享受之后,也要懂得适时停下,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。这种诗意与哲理的结合,正是古诗词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。